如今的和田玉市場,盡管不乏有各種新的“黑馬”出來爭奇斗艷,但紅皮白肉的熱度依舊以斷層形式占據至高點,大眾對紅皮白肉的癡迷,已然近乎癲狂。一個商家、工作室沒有一兩塊像樣的紅皮白肉,都不好意思出來賣東西了;許多玩家,也對紅皮白肉愛不釋手。有些人就開始思考了,當下紅皮料這么搶手,沾紅就要瘋,已然頂天的價格,是否炒作的水分過大了,這合適嗎,它真的值嗎?
我們不妨先來看看紅皮白肉最近的行情吧:
6g,成交價32萬:
14g,成交價43萬:
13g,成交價32萬:
都是原籽價,沒有名家、雕工、設計等的加成,可以看出,僅僅是原料,只要東西好,就算塊度再小,克價上個三萬五萬不是難事。
市場要活,就需要熱度,所以有市場就有炒作。但值不值,要看怎么理解了。如果天真地認為一分價錢一分貨,十分價錢就得十分貨,那肯定是不值。且不說這個理論肯定不符合當下的市場經濟學,任何行業(yè)都找不到十分價錢十分貨的東西。高端的紅皮白肉可以說是十分價錢兩分貨,它的性價比不能和普料相比。就像奢侈品行業(yè)中,質量越高的的東西,價格會越偏離貨品本身的物、料成本價,它們的高價中包含更多的是附加值,如文化、品牌價等等。
紅皮白肉也是這樣,它的賣點就是一個“稀有”,我們都知道“紅皮白肉不對路”,絕大部分紅皮料子肉質都偏青灰,皮色也不正,整個料子看著就不干凈。去礦區(qū)源頭挖玉,估計一整天能挖出一大堆帶有紅皮的料,這些基本就是普料,找不出一整塊干凈的皮,甚至更多的都沒什么玉性。而真正能稱得上精品的紅皮白肉,很可能泡在里頭三五月,都挖出不來一塊。雖然普料好料,都只是一塊石頭而已,但這其中大量的時間人力成本,也在為這塊稀有的紅皮白肉加價。
什么樣的料子,能算真正的“紅皮白肉”?首先就是得“色正”,這個色,包括皮色的“紅”,也包括玉肉的“白”。紅皮有也有很多種顏色,正紅、艷紅、棗紅,越是鮮亮的紅,價值越高,而較淺的橘紅或者更深的醬紅,價值就沒那么高,總之,紅的部分得艷。再者是玉肉的白度,高價值的紅皮料,沖破了紅皮白肉不對路的魔咒,一般來說只要肉不閃青閃灰就很難得,若是達到脂白、一級白,那妥妥的極品料。
然后看皮的分布,和料子的干凈程度。籽料的皮色分布,有散狀、點狀、聚皮等,通常來說聚皮要更受玩家和玉雕師的歡迎,聚皮料不論是什么顏色,做出的成品都比散狀的效果要好。當然灑金皮那種除外,但因為條件制約,紅皮的形成時間要長于黃皮,紅皮是很難形成那種薄薄一層,星星點點均勻灑在玉肉上的那種形式。接著得看料子干不干凈,大部分艷麗的紅皮算是重皮色,底下很容易壓臟,如果肉眼看不出,只是玩原料還好,但如果想拿去做活,有臟就很影響價值了。
很久以前,皮色還被視為瑕疵的時候,皮色料的行情一直沉寂。而隨著審美變化,紅皮白肉一躍而上成為最炙手可熱的玉種。如今市場上越難見到好的紅皮白肉,即便有,也有很大一部分被藏家商家們攥在手中,奇貨可居。成本的上漲,好料逐年稀缺,還有玩家不減的喜愛度,與紅皮白肉一路上漲的價格曲線,就這樣形成了一個閉環(huán)。那么,紅皮白肉未來的行情如何,這個閉環(huán)會無限循環(huán),還是終有一天,如光白籽一樣成為時代的淚水?你又是怎么看的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