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玉友在挑選和田玉的時候會有很多誤區(qū),導致自己在和田玉這條路上越走越歪,為了自己的喜歡,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也挺好,不過自己精心挑選的和田玉價值會愈發(fā)變低,下面我們來看一下都有哪些誤區(qū)吧!
誤區(qū)一:只認白玉
白玉只認羊脂白。實際上其它六種顏色的玉也具有其收藏價值。一塊料質好、沒有黑點的碧玉,其價值不低于一塊白玉。雖然頂級白玉與頂級碧玉相比,白玉的價格相對較高,但是部分消費者在把頂級碧玉與普通白玉相比時,仍認為白玉價值一定高,這是個誤區(qū)?,F(xiàn)在市場價格誤區(qū)就是越白價格越高,對“油性”和“細膩”度忽略了,導致大量色白的山料、一般的干澀籽料都賣高價,其實,和田玉質量關鍵掌握兩點:油性和細膩。
誤區(qū)二:大師作品一定能增值
并不是一切大師的作品都能增值,我國的玉雕大師中也有一些沽名釣譽之人,他們的作品藝術含量不高,但價錢高,買了這種作品,增值很困難。還有一些年歲已高的大師,他們的作品用多年前的標準來評判,確實水平高,但隨著新工藝、新東西的運用,許多老大師的作品在學術水平緩技術難度上,從現(xiàn)在來看,就顯得遜色了。另外,即便同是大師作品,價錢也有差異,被收藏界追捧多年的大師作品價格天然會比新秀高一些,但新秀的增值潛力大。
誤區(qū)三:撿漏心態(tài)
無論是和田玉市場,還是其他商品市場,都有一種營銷方式——“撿漏”營銷。所謂“撿漏”營銷,存在著一定的風險。有的賣家會編造各種理由,比如和田玉的來源是多么巧合,價格是多么的合適,來打動消費者。這也讓玩家們以為,和田玉市場還有著很大的讓利空間。因此并不是所有的漏都是可以撿的,也許就是一個騙局。始終要相信羊毛出在羊身上,切勿貪圖便宜而吃藥。
誤區(qū)四:只注重皮色不看玉質
對于和田玉籽料說,皮色是它最大的特色。很多老玩家,包括現(xiàn)在很多內(nèi)行都只看皮色。好看的皮色當然是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,但是光有皮色,玉質甚差,那就不會有太大的價值。所以我們在挑選完皮以后,重點還是要注意一下玉質,不要因為皮質而忽略掉玉質的問題。
誤區(qū)五:只認籽料不認山料
很多人有一個錯誤的認識,認為山料不值錢,籽料才值錢。實際上,山料和籽料都有優(yōu)劣之分,也并不是籽料玉質都會很好、山料玉質都很差,有時候有些山料玉質會比大部分的籽料肉細,油潤。消費者應該寧選一塊好山料,也不選一塊差籽料。籽料的時候不能光看皮,要看玉料本身的結構,結構對玉質的優(yōu)劣影響非常大,也是判斷一塊玉是否精品的重要標準。
建議各位玉友們在選購玉石時,要擦亮眼睛,多看多學,多看少買,不要一味的顧著自己的喜愛和大眾的跟風,不然手里的玉價值一路走低也是得不償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