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石韞玉而山輝,水懷珠而川媚”
“玉在山而草潤,淵生珠而崖不枯”
玉是自然之靈,帶著內斂精光,滿載山川星輝,與人相遇,共話千年流長的淵源。
方寸玉石,經(jīng)妙手雕琢,化為種種妙相,是錦繡的河山,是鮮活的飛禽走獸,是神話的無限想象,是佛光的再現(xiàn)……以玉為媒,借它仰觀大千世界,也借它與萬物生靈對話。
玉因人而貴,人因玉而雅。玩玉、藏玉,一直是國人的摯愛。許慎曰:“收者,心欲而納于己也;藏者,私握而隱于己也?!庇竦氖张c藏非簡單的進與出,需要正確的收藏觀念與學術涵養(yǎng)。玉的學問與歷史、文化、美學、思想、人格都有深刻的關系。須博學而見廣,能析論而辨真。涉淺者,隨波逐流,附庸風雅;履深者,則沉吟高雅,自成一格。
收藏也是自我的外顯,潛在含意不外乎是凸顯自我的獨特與非凡。藏玉人的人格在收藏中表現(xiàn)得淋漓盡致,玉如其人,每個藏家的藏品都附著他專屬的氣質和內在修養(yǎng)。
隨著時代的演進,建筑、居室、器物等都在不同的設計理念下迭代革新,玉也成為新語境下的陳設和裝飾藝術,有著新的表達與詮釋,從傳統(tǒng)中式中推陳出新,融入現(xiàn)代元素,以“新中式”醞釀東方美學。
室有雅物,置一方玉印、或是玉瓶、香插等等,靜心凝神,不記塵煩,擇善而賞,格物致知,營造一個兼具生活和文化的空間。隨身雅物,珠、串、鐲、墜等等,別于流俗,內含人們對淡雅含蓄、古典端莊的東方式精神境界的追求。
人與玉是雙向的奔赴。愛玉之人往往都是性情中人,如孩稚,能心無雜念的沉浸其中。也唯有如此赤子情懷,才能使人在喧囂浮躁的生活中,真正享受到那份獨屬于自己的樂趣。